云南省楚雄州紧抓机遇,积极布局,发展迅速,锚定钒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开启了滇中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经过多年发展,楚雄州已形成卷烟、冶金、化工、煤炭、电力、机械、纺织、旅游服务等门类齐全的行业,尤其冶金化工、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近年发展迅速, 早在202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发展“三大经济”——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和口岸经济,总的思路就是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的发展。云南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正是按照这一总思路,在资源经济和园区经济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钒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味精”,钛被称为“战略金属”。楚雄州二者皆具、资源富集。两年前,楚雄州、禄丰市政府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分别与云南德胜钢铁有限公司开展升级改造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项目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82亿元,是楚雄州迄今为止最大工业投资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初步成效显著,契合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推动楚雄钒钛产业的崛起,当地党政已形成一套颇有章法的“打法”,通过实行“领导领衔挂帅+专班专责落实+挂图施工作战+实时跟进问效”全链条闭环推进体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政企同心的生动局面,为楚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按楚雄州有关部门的要求,摆脱传统,创新发展,围绕钒精深加工,全面做精钒系,谋划渣中提钛。深度开发钒钛合金新材料,力争在钒钛精细化工产品开发、高强高韧高温高档钒钛材料生产应用上取得突破;瞄准钒钛在高科技领域及国际领域的市场,深入开发研究钒电池、超导等高技术钒钛产品。目前正在规划建设钒钛金属精深加工产业 — 钒:1条清洁钒生产线条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条钒氮合金生产线万吨钒氮合金,力争成为云南第一,全国第二,世界第三的钒金属生产基地。钛:加强钛金属产学研合作,突破高炉渣提钛技术壁垒,嫁接海绵钛、钛合金制取技术,实现从低品位钛资源到高端钛产业的技术跨越。
打造工业4.0智慧工厂,大力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生产工具,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产要素,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采用集成控制、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和自动化装备,开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亮点示范工程建设,推进产品迭代升级和产业发展。
运用国际领先的“气基竖炉+熔分电炉”等低成本高效精炼工艺技术,开发附加值高、潜力巨大的钒钛合金、钛材、钛合金等高端产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原料厂采用全封闭B型料场设计,另设机械除尘,粉尘排放减少95%以上。物料采取集装箱、铁运、密闭管道运输等方式“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炉台全封闭,每座高炉单独设置一套净化系统,大幅减少烟尘排放。采用先进脱硫、脱销、脱白工艺技术,高效回收蒸汽,打造行业内标杆。全方位配备除尘设备及废气捕集装置,辅以脱硫、过滤等方式处理后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年吨钢颗粒物、SO2和NOX排放放指标分别约0.38kg、0.38kg和0.79kg,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正如云南省委、省会主任王宁3月份在时所说,“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是云南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抓生态环境就是抓云南的永续发展,就是抓子孙后代的民生福祉。”
依托现有厂区集聚发展,打造“绿色钒钛为主导,智慧钢铁协同发展”产业园,形成“一园五产”格局,总投资282亿元,产值511亿元。新建装备再制造加工中心,开展重大型、技术型的设备进行装备再制造业务,以技术、创新、发展、服务为核心理念,加强核电、火电、航空、石油化工等领域新型材料的研发。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加工中心,开发通用航空装备、核电工业材料等装备制造加工业务。彻底改变楚雄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缺少基础支撑局面。促进楚雄州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主动对接“十四五”期间国省战略机遇,合理布局钒钛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钒钛金属制造、金属精深加工、钒钛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在形成600万吨钒钛钢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构建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钒钛新材料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绿色硅光伏、绿色钛、绿色钒钛全产业链,形成年产4.5万吨钒制品的产业集群。创新高效提钒工艺,拓展钒在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向钒价值链终端、高端延伸。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整合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及市场资源,开发高强度建筑构件,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开发、能源效率提升、碳捕获碳存储等举措,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钒钛金属生产基地生产废渣等产品为原料,建设装配式钢结构制作加工、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加工、微晶石加工以及型钢生产车间,开发绿色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业务,全面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运用先进的气基竖炉+熔分电炉工艺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减碳60%以上,同时还将充分消纳楚雄州天然气等资源。生态保护、节能减碳也创造出对开发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减少碳排放、碳捕获、碳存储以及碳汇、碳金融等产品、服务的巨大需求,带来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
“绿色惠民”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生态园区实现利税85亿元,直接就业9500余人,带动人口聚集约3万余人。楚雄州少数民族众多,万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和白族。通过前沿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园区及辐射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普及率在园区可达90%,在楚雄州辐射率可达75%。此外,楚雄州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