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6米乐网页版 作者:米乐M6官网发布时间:2024-03-11 18:38:37
阳光穿过大棚的薄膜,折射在青翠欣欣的果苗上,位于宁波市奉化区的滕头乡村振兴学院,一众学员们围坐一圈,与导师张志杰兴致勃勃地探讨大棚种植技术。近日,一个个喜讯接连不断从滕头乡村振兴学院中传来: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顺利开办高安研学基地、成立黄冈分院……据悉,学院自2019年7月成立以来,累计承办了500余个来自吉林、贵州、广西等地培训班,吸引了8万余名乡村振兴人才前来“取经”。
这所小乡村里办起的学院,拥有广阔的视野、全闭环式的教学链条和辐射全域的影响力:学院的培训课堂“很小又很大”,虽然选址滕头,却将课堂开放延伸至域内外的田间地头;培训周期“很短又很长”,既抓短期实体培训,又抓长期实效落地,推动经验成果转化质效双提;培训辐射“很近又很远”,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用、产业共兴、服务共享、经验共鉴。
走进莼湖街道缪家村,随处可见制作精美的风筝。近年来,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累计为村里带去了3160余位学员,帮助村集体增收26.6万元。“目前缪家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发展旅游业、开辟研学路线后带来的文化产业收入,学院为我们带来了人气,让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缪家村缪静锬是学院的学员之一,他将所学知识带回村中,整合缪家村人文资源,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昔日产业效益不佳的贫困村蝶变成了特色“风筝村”,成为各村竞相学习的范例。
学院的成立初衷,是把滕头样板、奉化模式、宁波实践乃至整个浙江共同富裕的经验启示输送到全国,绘就“全域共富”的生动图景。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秉承“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理念,推行“教”“同行学同行”教学模式,积极推动联建村互为师徒、结对共富,帮助省内外学员体悟浙江鲜活的共富经验,实现“进一家门、学各地事、取多部经、结共富果”。如萧王庙街道塘湾村在“拜师学艺”短短一年后,该村就从后进村成为了街道的先进村。
今年7月,学院通过实地调研,出版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核心教材《常青树 树常青——迈向共同富裕的浙江乡村振兴实践》,提炼出的50个共富“秘笈”,为读者提供推动振兴共富可学性、可借鉴性的典型经验与成功路径。学院整合浙江兴村(治社)名师资源,以滕头村为主阵地,以乡土为教材,以名师为导师,有机融合室内室外教学,在最基层一线实地传授共富经验。目前已开发11个共富主题教学套餐,摄制入库20部共富案例视频教材,推出浙江山区26县和“沿着足迹奔共富”研学线路。
去年9月,江西省高安市的学员借鉴我市“甬爱e家”服务平台,推出“安行e点”货运产业基地,让常年在外奔波的从业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首批12个“安行e点”已建成,接待服务1.03万人次,并在江西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推广。“今年4月培训结束后,平顶山市积极学习浙江“共富工坊”工作经验,计划3年内在全市建设1000个“五星工坊”,目前已建成90个。”河南省平顶山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韩文涛作为参训学员告诉记者,学院推行终身制帮学,会根据学员需要,建立个性化导师帮带团实地指导,上门帮扶。
培训有时效,服务无限期,学院推行全周期教学,常态化排摸学员所在地发展难题、帮扶需求等情况,截止目前,累计有50多个经验成果省内外转化落地,实现对外智力输送、实践指导和产业帮扶有机融合。
聚焦村集体项目发展需求,学院建立2亿规模的“奉邑共富基金”,破解经济薄弱村缺资金少项目瓶颈问题,助力共富产业项目孵化、升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目前已累计帮扶区内54个行政村项目落地,今年1月,基金还为西坞街道雷山村提供50万元无息建设共富方舱,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全国各地的学员纷纷向雷山村陈四海问道取经。“共富植物方舱有复制性强、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有机会将这个产业引入重庆,带领当地致富。”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党委委员郑坤拾赞叹道。
此外,学院还发挥牵线搭桥的平台作用,推动浙江特色村与学员所在村精准结对联建共建,实现携手谋发展、共奔富裕路。2021年12月,牵线滕头村和黔西南州并嘎村结为友好联建共建村庄,指导打响“滕嘎香”腊肉品牌,推动1万余斤腊肉走出大山,实现收益50万元。
今年3月6日,学院与四川省甘洛县乡村振兴研学基地相聚云端,由学院客座导师、奉化区首家白金民宿张家大院创始人张丽娜给甘洛县47名乡级干部讲授课程《民宿 经济:小民宿 大产业》。“在共富直播课堂学习中,我感触很深,希望将民宿经济的先进经验引入到瓦姑录村。”甘洛县瓦姑录村张豪熹介绍道,甘洛县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打造了独具田园特色的团结乡“梨李芬芳”园区3A旅游景区。学院推动培训服务线上线下齐发力,瓦姑录村通过多渠道学习借鉴奉化的民宿经济经验,大力发展旅业和民宿经济。今年3月,瓦姑录村还举办了梨花节,吸引大批游客来甘洛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学院打破地域边界,将教学阵地从省内拓展到省外,在全国建强分院培训阵地,目前已在河北阜平、吉林珲春、新疆库车、重庆万州、湖北黄冈等地建立6家分院,四川甘洛、江西高安建立两个研学基地,并先后成为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等20多家单位人才联育的合作办学基地,不断强化“一院多点”辐射能级。
此外,学院还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与浙师大、浙农林大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共建、项目帮扶等工作,建立大堰“番薯公社”共富研究实践示范点等载体,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今年下半年,学院将成立由行业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学者等为主要成员的共富研究团队,教学迭代从“田间地头”升维到“共富研究”,帮助学员汲取共富经验做法的同时,联合共富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共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